行业首份!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即将发布

2021-11-05 09:00
创新引领,研究先行。
系统的行业研究对于实现更有效创新,洞悉创新趋势,找准创新突破点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呈现心血管领域行业发展脉络,引领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动向,由CCI牵头,来自医疗机构、工程院校、器械企业、投资机构等50多家单位的专家共同编撰完成了《2021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
这份报告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为行业带来什么?
11位报告亲历者这么说!
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雳教授:
这份报告是第一次从心血管医生的角度,分析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产业,当然也集合了最一线的工程师、企业和投资人代表,从全方位评估、展望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的现状和未来。
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从医生的视角和医生临床实践分析心血管医疗器械,包括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更多地为临床医生,为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提供未来发展方向。
这份报告是葛均波院士牵头组织国内诸多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当然也集合了我们CCI(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中青年的医生骨干一起,协同我们整个产业界的专家联合撰写的一本心血管产业创新白皮书,可以说目前在国内是首创,未来也能够引领我们心血管器械创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CCI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席创新官吴轶喆:
第一,我们CCI这次牵头编写的这本白皮书囊括了心血管行业介入器械最新进展,包括既往回顾,既有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第二,这本白皮书不仅汇聚了我们CCI所有学员自己的力量,还有来自不同行业的力量,我们把这些力量、知识聚合起来,汇集成了这本白皮书,这是它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这本白皮书除了对行业既往的总结,现状的分析,还有对行业未来的展望,可以说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作为这本白皮书的撰稿人之一,其实心里非常激动,因为可以作为CCI的学员,为这本行业的白皮书贡献一份力量,为我们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
CCI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晨光:
相对于现有的报告,这份白皮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的一个融合性成果,它是我们国内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多方位的智慧的结晶,将为我们整个行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综合性的参考,因此,它更具有专业性,也更具有创新性。
毫无疑问,我们坚信这份报告能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推动作用,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够推动大家更加朝向创新发展,能够使我们整个国内的中国智造更加快速、更加完美、更加长远地发展。
在撰写这份报告时我是带着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努力想把这份报告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CCI对外交流部部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裴志强博士:
这本白皮书凝聚了我们医生、工程师和投资人的力量,汇聚了大家的智慧,目的就是为我们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和教材。
我自己在撰写这本白皮书的过程中也收获良多,可以和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投资人学习,了解了心血管领域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了中国心血管领域创新的痛点和短板,也对我们之后做心血管医疗险器械创新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希望这份白皮书能为中国正在做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的同仁们起到一个很好的范本和支撑。
CCI学术培训部部长、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张宁:
我认为这份报告有三个特点:临床、融合和系统。
临床——报告的整个设计是按照临床脉络,严格地从诊断、治疗、康复等临床路径统领整个产业报告。
融合——整个报告在编撰之初,就邀请了包括临床医生、科学家、工程师、投资人和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产业参与主体共同设计和编撰,并且这一做法贯彻到了整个报告每一章节的编撰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小节都会有一个医生、工程师、投资人和企业家的参与,保证每一个章节都会涵盖多方的观点。
系统——为了统筹庞大的专家团队来撰写,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框架性规则,在框架定好的基础上,每位专家进行统一的创作,以便保证整个报告横向的可比较。
我们希望这份报告首先能为整个从事心血管器械创新的行业人士提供参考,同时,我们在最后的展望以及一些思考中也能为整个中国创新行业提供借鉴。
北京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董鹏:
非常荣幸能参与到这份报告的撰写中,这份报告的结构、内容都和现有的报告有些不同,因为CCI天然自带的医工交叉的优势,该报告参与撰写的人员有医生、有企业,且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从临床医生关心的医工交叉的角度,从设备、器械专有的技术层面出发,讲解得更清晰。我个人认为,这份报告在临床上非常有价值,我自己在撰写报告时就觉得我们临床医生非常需要这样一份报告,它就像是我们医生的一本工具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蔡星星:
中国心血管产业创新报告是1月份由葛院士发起的,这份报告和现有报告最大的不同是,这份报告集合了医疗、工程师以及企业三方面的努力,是多维度呈现出来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报告。
这份报告首先起源于我们CCI的观念——from the doctor, by the doctor and for the doctors,从临床医生出发发现问题,再从工程、产业角度把所有其他创新器械和产业进展进行了广泛综述,是集体呕心沥血的成果。未来对包括医生、工程师在内的行业创新操作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撰写这份报告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它超出了我的部分领域,但可以和工程师多多交流。院士曾经说过一句话——多行急、重行远,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终于把这份报告从1月份到近大半年的工作成文,对整个产业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陈端端: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份报告的撰写,我个人认为,这份报告是一本非常务实,在心血管领域能指导我们去做创新产品研发的指南书。其实在我们去做心血管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医生、患者、工程师以及市场共同并肩奋斗才能够完成。我们很缺乏一本整合资源,并且把各方面很新的idea集中在一起的一本指南书。所以,非常推荐这份报告,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业界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业界指引一个新的方向,看到市场上更前瞻性的一些需求。
CCI导师,中科微光创始人、董事长朱锐:
这份报告凝聚了很多专业的临床专家,以及产业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我认为是业界最权威、最具专业性的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涵盖的信息非常广,也非常专业。对于临床专家而言,我相信可以很快地了解现在全球最新的以及国内最新的技术进展;对于研发人员和企业来讲,可以迅速了解整个行业的技术动态,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参考资料。
我们花了非常多的心血和时间进行大量调研,包括总结、对比,非常有幸能参与报告的撰写。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也经历了一次认知上的提升,充分地了解到了细分行业中的最新进展,也开拓了很多视野,通过和很多临床专家沟通,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非常大。
CCI导师、心擎医疗医学与市场部副总裁陈阳:
这本报告更多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创新医疗器械的市场趋势,而不仅仅是已有的成熟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和实际临床应用场景关系非常大,本次报告的框架我们是从疾病谱、病变的分类分型以及临床场景,并进一步应用到一些细分的产品及细分市场,这份报告是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分析中,从临床角度来说,底层逻辑最准确的一份医疗器械行业报告,这对发现新兴市场以及宏观趋势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鲍晨:
我认为这份报告与现有报告最大的不同是,这份报告依托CCI组织,集合了全国最专业、最庞大的一群心血管相关的临床医生、产业投资人以及研发工程师方方面面的观点。
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份专注于心血管行业的产业报告,我认为它的价值在于承前启后。“承前”在于它总结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心血管行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未来心血管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启后”)。
撰写这份报告最大的感受是我和临床医生、产业投资人以及相关的研发工程师,始终保持密切的交流,我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最后汇聚成这样一份专业报告。
白皮书将于11月18日隆重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