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亮相进博会,知名跨国巨头公开最新布局

2021-11-06 09:00

王炸产品进博惊喜不断,结构性心脏病跨国巨头爱德华在华布创新棋局。


01


千亿器械市场,高端医疗需求剧增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中产阶级支付能力的增强,我国人民对高质量和个性化医疗器械与健康服务的需求增长非常明显,也带动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逐年增长。

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290亿元。而2016-2019年期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日益增加,并逐渐超越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市场的扩容,引得不少扎根本土的跨国械企纷纷加大布局力度,除了加快引进高端医疗设备和创新产品到中国,还以“中国患者为中心”,注重将先进的治疗技术和临床方案引进中国。于每年十一月举办的进博会为跨国企业展示全球最新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提供了平台,是企业参与和分享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窗口。

今年,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重症监护及手术监测领域的医学创新领导者爱德华生命科学携多款创新产品再度亮相进博会。在今年的进博会上,爱德华展示了多个全球领先的结构性心脏病和重症监护领域的创新产品及治疗方案,包括新一代外科生物瓣INSPIRIS RESILIA、搭载HPI低血压预测指数技术的全新一代血流动力学监护平台HemoSphere病人监护仪和全球代表性产品SAPIEN 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

同时,爱德华五大全球外科结构性心脏瓣膜产品和技术,包括RESILIA技术二尖瓣MITRIS、腱索修复系统Harpoon、带瓣管道KONECT、快速释放主瓣INTUITY Elite、二尖瓣环Physio Flex,也亮相了进博会。

其中,爱德华的标志性产品SAPIEN 3是建立在其数十年生物心脏瓣膜研发经验上的创新产品,是国内唯一获得许可证的最新一代进口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经导管心脏瓣膜,为中国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了更完善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治疗解决方案;INSPIRIS RESILIA历经13年研发,传承及融合了爱德华的牛瓣经典设计,在抗钙化能力、疗法扩展和植入体验方面进行了卓越创新;而HemoSphere病人监护仪,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重症监测领域,可实现智能决策支持和个性化患者护理,是最早拿到人工智能许可证的产品之一,也是爱德华的产品从有创、微创到无创,最终升级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标志。

而这所有创新和疗法的背后,正如爱德华生命科学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叶天成先生所言,是爱德华始终坚持“患者为先”、每年把接近20%的营收用作研发投入,所得到的回报。

爱德华是心脏瓣膜领域鼻祖级企业。1958年,一位退休工程师Miles Edwards先生着手研制全世界第一个人工心脏瓣膜,爱德华由此成立。发展至今,爱德华生命科学在全球瓣膜市场中占比将近70%,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叶天成先生强调,Edwards先生曾在青少年时期两次遭受风湿热的折磨,而这种疾病会损伤心瓣膜并最终导致心脏衰竭,所以他希望能尽己所能去帮助心脏病患者。可以说,爱德华生命科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的研发,近六十年来始终秉持“患者为先”的理念。“在爱德华,这一理念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深刻融入我们的产品创新及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02


跨国械企,如何实现“患者为先”?


2021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20年,也是爱德华进入中国20周年。20年里,面对中国这一潜力大、增长快的医疗市场,爱德华如何将“患者为先”的理念融入产品研发创新中?

以心血管领域增长最快的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为例,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王增武教授等发表研究,中国瓣膜疾病患病率是3.8%,约有2500万人会受到瓣膜病影响,且由于风湿热及退行性病变盛行和老龄化加剧,预计我国在2025年会有超过4000万的潜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但发病率增加的同时,由于我国瓣膜疾病的教育不足、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低和医生欠缺充分的培训和教育,能接受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中国瓣膜疾病患者仍是少数。

对此,爱德华的独到实践是:除了引进全球结构性心脏病和重症监护领域最前沿的创新产品,也投入了大量的先期成本配合在中国市场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引进,包括与本土医疗机构合作,推进本土临床试验,开展疾病教育和临床培训等。用叶天成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带给中国患者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更是爱德华先进的技术和治疗理念。”

其一,是提出“Heart Team”医疗团队的概念,并在中国进行培训。因为一个新技术进入中国要顺利落地,首先需要从0到1建立成熟的培训体系。而要把一个新的手术做好,必须有医生、护士、麻醉师等配合才能达成。鉴于此,爱德华提出了全球第一个“Heart Team”医疗团队的概念。

其二,是与医疗机构共同探讨、合作,携手推动和提高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西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合作开展临床试验,致力在不久的将来将中国临床数据融入全球早期研发,更好地惠及中国患者。

其三,是不断与中国顶尖医疗机构及学协会合作,开展临床培训和疾病科学普及,以此来提升中国医生的临床实力。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20,000人次的中国临床医生接受了爱德华的教育与培训项目。

据介绍,爱德华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疗法业务部门、外科结构性心脏瓣膜疾病疗法业务部门和重症监护及血管外科业务部门,都有内部培训团队。以心外科为例,爱德华外科结构性心脏瓣膜疾病疗法业务部门的临床支持团队,不光负责对医生的专业教育,还以自身深厚的医学背景和临床经验去支持当地的服务需求。

面对正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叶天成先生提出了爱德华在中国的下一步规划:“未来,爱德华将加速为中国患者引进更多全球创新产品,拓宽业务领域至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疗法,未来3-5年计划引进近多款产品进入中国。”

03


探索本土创新模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关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完善分级诊疗的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布局先行,爱德华一直在积极拓展本土创新合作模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根据叶天成先生介绍,“我们正努力让一些业务板块的先进技术能深入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我们将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重点,与各界伙伴携手合作,共同为实现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目标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叶天成先生透露,除了持续推动中国临床软实力提升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外,爱德华还将加速为中国患者引进更多全球创新产品。除了本次在进博会展出HemoSphere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台、第三代的经导管瓣膜置换(TAVR)产品SAPIEN 3、INSPIRIS RESILIA主动脉瓣膜等,爱德华还将持续投入研发,拓宽在华业务领域至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疗法,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
过去20年是中国鼓励创新、加大开放力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经济迅速腾飞的20年:政策上经历了创新医药医疗器械审批流程加速、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分级诊疗等,大环境上也经历了“十三五”到“十四五”的过渡、“双循环”格局的发展,还有新冠疫情的意外冲击……但不论政策如何变化,国家改革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反映到药械企业上其实就一个点:以患者为中心。

因此,企业作为整个结构中的一颗螺丝钉,专注于满足患者未尽之需,以此为中心来制定发展战略,最后将有望达成患者、市场、企业“三赢”的局面。这也是千千万万如爱德华一般心系患者的企业所展示的成功之道。

我们期待看到诸多包括爱德华在内的创新跨国械企继续与中国共成长,不断拓展本土创新模式,在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中发展进步。